第一首《鐘祥一中校歌》誕生紀實 (舊作重發) 2025年3月10日
【導言】我的《向鐘祥一中黨委的緊急建議》的帖子,是為了請一中領導盡快請行家為我創作的新校歌譜曲,因為校慶120周年紀念日一天天逼近。有些版友對校歌常識不了解,回復了一些外行話。為了近日有的放矢地切磋,我特地重發舊作,提供一些有關校歌歌詞創作的常識,供熱心的版友參考。
《鐘祥一中校歌》誕生紀實 1999年11月底
1994年秋,為了迎接一中校慶90周年,盧克之校長請語文中年老師王某某寫校歌。
王某某完成草稿后,請我給他參謀參謀。
我瀏覽后,一針見血地說:“歌詞是詩,詩不一定是歌詞。你的詩,長達百句。這叫曲作者怎么譜曲?這叫學生怎么演唱?”
他說:“您能否幫忙改成歌詞呢?”
我說:“校長是請你寫校歌,我不能越俎代庖。”
但是,校歌的優劣,關系到母校的榮辱,我不能袖手旁觀。于是,我在口頭上教他寫歌詞的方法:“校歌的內容要集中;主題要鮮明;語言要精煉、形象;篇幅最好是兩段,每段十句左右;兩段相對應的各句,音步要相同。”
王某某將自由詩改成歌詞后就交卷了。歌詞由在武漢音樂學院進修的女老師曹某帶到武漢請她的老師譜曲。然后與《中學生守則》一起,鉛印在一個袖珍小本本上。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小本本上的校歌。我感到本本上的歌詞質量問題嚴重,便找到盧校長,說:“校歌歌詞太差勁——內容空泛,見物不見人,只見口號,沒有情韻,沒有激勵作用,只會貽笑大方!”
他說:“我們也不滿意這首歌詞,所以沒有組織教唱。您能否幫忙修改一下呢?”
“我重新寫。”
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領導們都知道:校歌歌詞,一中老師中只有我能寫。但因與我的關系搞僵,盧校長不便
開口。
我接受寫歌詞的任務,不是為了改善與盧校長的關系,而是為了慶祝母校的生日,為了不讓母校丟臉。
當晚我便寫好了歌詞。
經領導審閱過關后,我到師范請劉從武老師譜曲。
譜曲后的校歌,音樂老師唱給盧校長聽,他很滿意。
校歌歌詞如下:
標題 校園處處有溫馨
(一)
綠樹掩映著兩千年文明,
繁花簇擁著白雪古亭。
堅實的臺階,
矗立的樓群,
莘莘的學子,
辛勤的園丁。
啊,蘭臺,
你承前啟后譜新曲,
校園處處有溫馨!
(二)
新世紀的曙光把我們招引,
我們肩負著偉大使命。
青春的腳步,
攀登的身影,
嚴謹,求實,
奮進,創新。
啊,蘭臺,
你繼往開來展雄風,
校園處處有溫馨!、
盧校長評價說:“您寫的校歌,主題非常突出——校園處處有溫馨;您寫的校歌,突出了學校的歷史作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您寫的校歌,緊扣了時代特點——二十世紀即將過去,新世紀即將到來;您寫的校歌,突出了青年學生的歷史責任;您寫的校歌,既見物,又見人,更見精神。這一切,都是王老師的歌詞中所不具備的。”
我說:“第一段開頭,我用了王老師歌詞的原句——這兩句點明了一中校園的文化底蘊。第二段我用了原作中的八個字——“嚴謹,求實,奮進,創新”。這是一中的校訓,是必須寫進校歌中的。其他的歌詞都是我創作的。”
盧校長又品味了好一會兒,提出一點商榷意見:“第二段第二句能否改為‘偉大工程’?”
我說:“現在到處在搞紅紅火火的建設,人們有時把‘工程’二字濫用。‘工程’是有形的,‘使命’是無形的;‘工程’是有時段性的,‘使命’是與生命同步的。因此,這里不能用‘工程’取代‘使命’。”
盧校長接受了我的看法。
盧校長對我歌詞的口頭點評,使我感到他是個有藝術品位的人。
《校園處處有溫馨》的詞曲被領導認可后,由我送到《鐘祥日報》發表。為了鼓勵年輕人,我將王某某放在歌詞第一作者的位置。
這首校歌,誕生在校慶90周年前夕,熱唱了整整十年。
后來一中擴招初中部,音樂老師教全體初中生唱會了這首高中部的校歌。
校慶100周年時,校址搬遷,《校園處處有溫馨》才被第二首校歌取代。
《鐘祥一中校歌》誕生紀實 1999年11月底
1994年秋,為了迎接一中校慶90周年,盧克之校長請語文中年老師王某某寫校歌。
王某某完成草稿后,請我給他參謀參謀。
我瀏覽后,一針見血地說:“歌詞是詩,詩不一定是歌詞。你的詩,長達百句。這叫曲作者怎么譜曲?這叫學生怎么演唱?”
他說:“您能否幫忙改成歌詞呢?”
我說:“校長是請你寫校歌,我不能越俎代庖。”
但是,校歌的優劣,關系到母校的榮辱,我不能袖手旁觀。于是,我在口頭上教他寫歌詞的方法:“校歌的內容要集中;主題要鮮明;語言要精煉、形象;篇幅最好是兩段,每段十句左右;兩段相對應的各句,音步要相同。”
王某某將自由詩改成歌詞后就交卷了。歌詞由在武漢音樂學院進修的女老師曹某帶到武漢請她的老師譜曲。然后與《中學生守則》一起,鉛印在一個袖珍小本本上。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小本本上的校歌。我感到本本上的歌詞質量問題嚴重,便找到盧校長,說:“校歌歌詞太差勁——內容空泛,見物不見人,只見口號,沒有情韻,沒有激勵作用,只會貽笑大方!”
他說:“我們也不滿意這首歌詞,所以沒有組織教唱。您能否幫忙修改一下呢?”
“我重新寫。”
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領導們都知道:校歌歌詞,一中老師中只有我能寫。但因與我的關系搞僵,盧校長不便
開口。
我接受寫歌詞的任務,不是為了改善與盧校長的關系,而是為了慶祝母校的生日,為了不讓母校丟臉。
當晚我便寫好了歌詞。
經領導審閱過關后,我到師范請劉從武老師譜曲。
譜曲后的校歌,音樂老師唱給盧校長聽,他很滿意。
校歌歌詞如下:
標題 校園處處有溫馨
(一)
綠樹掩映著兩千年文明,
繁花簇擁著白雪古亭。
堅實的臺階,
矗立的樓群,
莘莘的學子,
辛勤的園丁。
啊,蘭臺,
你承前啟后譜新曲,
校園處處有溫馨!
(二)
新世紀的曙光把我們招引,
我們肩負著偉大使命。
青春的腳步,
攀登的身影,
嚴謹,求實,
奮進,創新。
啊,蘭臺,
你繼往開來展雄風,
校園處處有溫馨!、
盧校長評價說:“您寫的校歌,主題非常突出——校園處處有溫馨;您寫的校歌,突出了學校的歷史作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您寫的校歌,緊扣了時代特點——二十世紀即將過去,新世紀即將到來;您寫的校歌,突出了青年學生的歷史責任;您寫的校歌,既見物,又見人,更見精神。這一切,都是王老師的歌詞中所不具備的。”
我說:“第一段開頭,我用了王老師歌詞的原句——這兩句點明了一中校園的文化底蘊。第二段我用了原作中的八個字——“嚴謹,求實,奮進,創新”。這是一中的校訓,是必須寫進校歌中的。其他的歌詞都是我創作的。”
盧校長又品味了好一會兒,提出一點商榷意見:“第二段第二句能否改為‘偉大工程’?”
我說:“現在到處在搞紅紅火火的建設,人們有時把‘工程’二字濫用。‘工程’是有形的,‘使命’是無形的;‘工程’是有時段性的,‘使命’是與生命同步的。因此,這里不能用‘工程’取代‘使命’。”
盧校長接受了我的看法。
盧校長對我歌詞的口頭點評,使我感到他是個有藝術品位的人。
《校園處處有溫馨》的詞曲被領導認可后,由我送到《鐘祥日報》發表。為了鼓勵年輕人,我將王某某放在歌詞第一作者的位置。
這首校歌,誕生在校慶90周年前夕,熱唱了整整十年。
后來一中擴招初中部,音樂老師教全體初中生唱會了這首高中部的校歌。
校慶100周年時,校址搬遷,《校園處處有溫馨》才被第二首校歌取代。
人民的名義12
粉絲 58 關注
寅辰 作者
粉絲 1072 關注
寅辰 作者
粉絲 1072 關注
寅辰 作者
粉絲 1072 關注
寅辰 作者
粉絲 1072 關注
望城崗人
粉絲 40 關注
小小拽
粉絲 4 關注
寅辰 作者
粉絲 1072 關注
贊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