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記憶》——獻給新校慶文藝晚會 組織領導集體
《一中記憶》——獻給新校慶文藝晚會組織領導集體 2025年3月13
【導言】1995屆高考獲勝之后,盧克之校長親自發起、策劃、組織、領導的第六屆蘭臺藝術節,是高考恢復后鐘祥一中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大亮點。它轟動了湖北全省的高中學校,它的成功經驗,值得校慶12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借鑒。為使新校慶晚會更加光彩奪目,我特地重發盧校長組織領導第六屆蘭臺藝術節實況的文章及“演出腳本”。
一、 第六屆蘭臺藝術節全程全貌 1996年3月12日-1997年1月3日
【引言】 盧校長毅然決定改請我寫校歌,以及他的對比性點評,使我感到他是個有藝術品位的人。他在1995年高考慶功宴上發動全校大小領導給我敬酒祝賀、敬酒致歉,緩解了我與他的對立情緒。他在高三文科復讀班與高一(2)班為激烈爭奪我執教而形成長時間僵局的時刻,放下架子,主動找我談心,自我批評,使我感到他的重才和真誠。這一切,為我們即將到來的緊密合作和創造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為了一中的“兩塊臉”
1996年的高考,一中取得了九十年代的連續第三個勝利。
9月中旬,盧校長對我說:“高考的成敗是一中的生命;文藝演出和體育競技是一中的兩塊臉。學校黨支部想在蘭臺藝術節時,對外搞一次專場演出。節目形式類似于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我代表一中黨支部請您出山:選定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歌曲,創作其串聯詞,指導主持人朗誦,指揮調度全場,指揮大合唱。”
為了展示一中素質教育的成果,為了一中的“兩塊臉”,我二話未說,爽快地接受了任務。
(二)選定編好全套節目
編寫、指揮大型歌舞節目,是我的業余愛好和專長。
當晚,我放棄了“每晚必跳”的交誼舞,一心一意選編節目。
我珍藏著四大本革命歌曲集,里面共有一千多首歌。經過粗選、細選、按歷史時期選、按表演形式選,經過反復比較、淘汰,我在凌晨一點后,將選中的十六首歌名抄在材料紙上。
第二天下午,我到校長辦公室交卷。盧校長喜出望外,說:“你搞了個‘立竿見影’,我來個‘雷厲風行’。”他立即通知幾個有文藝細胞的副校長、主任、團總支書記開專題會。大家一致同意我選定的歌曲(只淘汰了一首《畢業歌》)。
又熬了兩個夜,我完成了全部串聯詞的創作。
盧校長高度評價了我創作的串聯詞。
(三)安排角色
安排女聲獨唱節目時,一個剛分來不久的女音樂老師公開耍小孩脾氣,堅決不唱《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她要演唱《松花江上》。我見她不聽解釋不聽勸,當眾較勁,便狠狠地批評了她,把她批哭了。散會后,我叫住她,和藹地說:“你已經不是一個娃娃女學生了。你對角色安排有意見,應該在會下提出,不應該公開較勁,影響大局。”大概是經過別人點撥,她想通了,便立即向我認錯。
我故意裝作不了解情況地問:“某某與你比,哪個高,哪個矮,哪個胖,哪個瘦?”
“她比我高,比我瘦。”
“你們二人都是愛笑的娃娃臉嗎?”
“我老是個笑臉,她老顯得有些憂郁。” 說到這里,她恍然大悟:“聶老師,您好會說話呀——我現在才知道,您安排角色,考慮得又全面又深刻。如果我們互換角色,演出效果肯定都會大打折扣。”
(四)指導表演
彩排階段,某女音樂老師演唱《松花江上》時,悲傷之情老是不到位。我指出毛病后,她說:“這只是排練。正式演出時,我會表演出來。”
我說:“好習慣是平時養成的,高水平是平時積累的。演員一登臺,就必須忘掉自我,立刻進入角色。平時隨便慣了,正式演出就很可能搞砸!”
我叫她再來一遍,她依然故我。
我立即表演給她看。唱到“爹娘啊”一句時,我已聲悲淚盈;唱到“才能歡聚在一堂”時,我已淚流滿面。
有的女生流淚了。
演員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
我再次要她再來一遍。
這一次她進入了角色。
正式演出時,她的感情到位,與伴舞配合默契,深受好評。
(五)指揮大合唱
不論秋天還是冬天,不論是一般排練還是彩排,我指揮下來,總是滿身大汗。
我指揮合唱,不總是身體正面對著中間的合唱隊員,而是慢慢地有節奏地左右來回轉動;我的目光,不總是朝著正前方,而是慢慢的有節奏地隨著身體的轉動而環視合唱演員,發出指令。
我對所指揮的合唱歌曲,歌詞、旋律、感情、風格非常熟悉,我的心神和動作融為一體。所以,同學們說:“您不只是用手勢指揮我們唱歌,您的身體,您的嘴巴,您的眼神,您的面部表情,都在指揮我們唱歌。所以我們表演時,特別投入,特別興奮。”
指揮合唱最后一曲《歌唱祖國》時,第一遍我指揮臺上唱,第二遍我指揮臺下跟著臺上一起唱。一時心血來潮,靈感涌動。我用手勢指揮隊員邊唱邊有節奏地鼓掌歡送。我立即抽空寫了一首展望未來的短詩,讓主持人在幕后反復朗誦,直至校內外觀眾全部退場。這首短詩中的“今日蘭臺學子,明天世界棟梁”成了寫在鐘祥一中校車上的標志性
語言。
(六)L校長是個有藝術魄力的人
在第六屆蘭臺藝術節極為成功的專場文藝演出中,L校長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藝術魄力。
距1997年高考時間還遠,他1996年下半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操辦第六屆蘭臺藝術節上。
(1)他強令高一高二的班主任將有文藝細胞的男女同學,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合唱團和舞蹈隊。
(2)在我編排的節目脫稿后的三五天內,他便讓政教處將刻印好的歌曲和串聯詞發到了演員手中。
(3)他讓三位女音樂老師在半個月內教會了高一高二所有班級十五首歌曲,選出了一百二十人的合唱隊員。
(4)他讓有獨唱、獨舞能力的中青年男女老師全部登臺獻藝。
(5)他特聘全市有名的藝術家擔任導演和伴舞導演。
(6)他特聘全市有名的演奏高手擔任樂隊伴奏。
(7)為了突出演出效果,他在彩排階段,專門從荊州請來了兩個管樂大師參加伴奏——一個吹長號,一個吹小號。
(8)他請電視臺做了專場演出錄像。事后電視臺搞了多次錄像轉播,湖北日報做了專題報道,湖北電視臺多次錄像選播。
(七)第六屆蘭臺藝術節的影響
(1)第六屆蘭臺藝術節向父老鄉親宣告:鐘祥一中不僅是一所高考優勝學校,也是一所素質教育成績突出的學校。
(2)湖北電視臺的專題報道和節目選播,使省地許多重點高中到鐘祥一中參觀。他們感到驚奇:在升學壓力這么大的時期,鐘祥一中竟能面向社會,搞一次專場文藝演出!他們完完整整觀賞了全部實況錄像,要走了幾十本演出
腳本。
(3)為高等學校培養了一些有一定水平和經驗的文學藝術人才。1997年春,荊門市教育局舉辦地區重點高中散文朗誦比賽,蘭臺藝術節主持人王小麗奪得了荊門地區第一名。
【注】“蘭臺藝術節”的名稱是盧校長1995年擬定的。按時間倒推:他調進一中后的第一次班級歌詠比賽,稱第一屆蘭臺藝術節;1995年秋的歌詠比賽,稱第五屆蘭臺藝術節。第六屆蘭臺藝術節原擬定在1996年秋舉辦。因盧校長對演出的要求越來越高,眼界越來越寬,經濟投入越來越大,因而,社會公演的時間推遲到1997年初。
【導言】1995屆高考獲勝之后,盧克之校長親自發起、策劃、組織、領導的第六屆蘭臺藝術節,是高考恢復后鐘祥一中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大亮點。它轟動了湖北全省的高中學校,它的成功經驗,值得校慶12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借鑒。為使新校慶晚會更加光彩奪目,我特地重發盧校長組織領導第六屆蘭臺藝術節實況的文章及“演出腳本”。
一、 第六屆蘭臺藝術節全程全貌 1996年3月12日-1997年1月3日
【引言】 盧校長毅然決定改請我寫校歌,以及他的對比性點評,使我感到他是個有藝術品位的人。他在1995年高考慶功宴上發動全校大小領導給我敬酒祝賀、敬酒致歉,緩解了我與他的對立情緒。他在高三文科復讀班與高一(2)班為激烈爭奪我執教而形成長時間僵局的時刻,放下架子,主動找我談心,自我批評,使我感到他的重才和真誠。這一切,為我們即將到來的緊密合作和創造輝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為了一中的“兩塊臉”
1996年的高考,一中取得了九十年代的連續第三個勝利。
9月中旬,盧校長對我說:“高考的成敗是一中的生命;文藝演出和體育競技是一中的兩塊臉。學校黨支部想在蘭臺藝術節時,對外搞一次專場演出。節目形式類似于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我代表一中黨支部請您出山:選定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歌曲,創作其串聯詞,指導主持人朗誦,指揮調度全場,指揮大合唱。”
為了展示一中素質教育的成果,為了一中的“兩塊臉”,我二話未說,爽快地接受了任務。
(二)選定編好全套節目
編寫、指揮大型歌舞節目,是我的業余愛好和專長。
當晚,我放棄了“每晚必跳”的交誼舞,一心一意選編節目。
我珍藏著四大本革命歌曲集,里面共有一千多首歌。經過粗選、細選、按歷史時期選、按表演形式選,經過反復比較、淘汰,我在凌晨一點后,將選中的十六首歌名抄在材料紙上。
第二天下午,我到校長辦公室交卷。盧校長喜出望外,說:“你搞了個‘立竿見影’,我來個‘雷厲風行’。”他立即通知幾個有文藝細胞的副校長、主任、團總支書記開專題會。大家一致同意我選定的歌曲(只淘汰了一首《畢業歌》)。
又熬了兩個夜,我完成了全部串聯詞的創作。
盧校長高度評價了我創作的串聯詞。
(三)安排角色
安排女聲獨唱節目時,一個剛分來不久的女音樂老師公開耍小孩脾氣,堅決不唱《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她要演唱《松花江上》。我見她不聽解釋不聽勸,當眾較勁,便狠狠地批評了她,把她批哭了。散會后,我叫住她,和藹地說:“你已經不是一個娃娃女學生了。你對角色安排有意見,應該在會下提出,不應該公開較勁,影響大局。”大概是經過別人點撥,她想通了,便立即向我認錯。
我故意裝作不了解情況地問:“某某與你比,哪個高,哪個矮,哪個胖,哪個瘦?”
“她比我高,比我瘦。”
“你們二人都是愛笑的娃娃臉嗎?”
“我老是個笑臉,她老顯得有些憂郁。” 說到這里,她恍然大悟:“聶老師,您好會說話呀——我現在才知道,您安排角色,考慮得又全面又深刻。如果我們互換角色,演出效果肯定都會大打折扣。”
(四)指導表演
彩排階段,某女音樂老師演唱《松花江上》時,悲傷之情老是不到位。我指出毛病后,她說:“這只是排練。正式演出時,我會表演出來。”
我說:“好習慣是平時養成的,高水平是平時積累的。演員一登臺,就必須忘掉自我,立刻進入角色。平時隨便慣了,正式演出就很可能搞砸!”
我叫她再來一遍,她依然故我。
我立即表演給她看。唱到“爹娘啊”一句時,我已聲悲淚盈;唱到“才能歡聚在一堂”時,我已淚流滿面。
有的女生流淚了。
演員同學報以熱烈的掌聲。
我再次要她再來一遍。
這一次她進入了角色。
正式演出時,她的感情到位,與伴舞配合默契,深受好評。
(五)指揮大合唱
不論秋天還是冬天,不論是一般排練還是彩排,我指揮下來,總是滿身大汗。
我指揮合唱,不總是身體正面對著中間的合唱隊員,而是慢慢地有節奏地左右來回轉動;我的目光,不總是朝著正前方,而是慢慢的有節奏地隨著身體的轉動而環視合唱演員,發出指令。
我對所指揮的合唱歌曲,歌詞、旋律、感情、風格非常熟悉,我的心神和動作融為一體。所以,同學們說:“您不只是用手勢指揮我們唱歌,您的身體,您的嘴巴,您的眼神,您的面部表情,都在指揮我們唱歌。所以我們表演時,特別投入,特別興奮。”
指揮合唱最后一曲《歌唱祖國》時,第一遍我指揮臺上唱,第二遍我指揮臺下跟著臺上一起唱。一時心血來潮,靈感涌動。我用手勢指揮隊員邊唱邊有節奏地鼓掌歡送。我立即抽空寫了一首展望未來的短詩,讓主持人在幕后反復朗誦,直至校內外觀眾全部退場。這首短詩中的“今日蘭臺學子,明天世界棟梁”成了寫在鐘祥一中校車上的標志性
語言。
(六)L校長是個有藝術魄力的人
在第六屆蘭臺藝術節極為成功的專場文藝演出中,L校長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藝術魄力。
距1997年高考時間還遠,他1996年下半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操辦第六屆蘭臺藝術節上。
(1)他強令高一高二的班主任將有文藝細胞的男女同學,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合唱團和舞蹈隊。
(2)在我編排的節目脫稿后的三五天內,他便讓政教處將刻印好的歌曲和串聯詞發到了演員手中。
(3)他讓三位女音樂老師在半個月內教會了高一高二所有班級十五首歌曲,選出了一百二十人的合唱隊員。
(4)他讓有獨唱、獨舞能力的中青年男女老師全部登臺獻藝。
(5)他特聘全市有名的藝術家擔任導演和伴舞導演。
(6)他特聘全市有名的演奏高手擔任樂隊伴奏。
(7)為了突出演出效果,他在彩排階段,專門從荊州請來了兩個管樂大師參加伴奏——一個吹長號,一個吹小號。
(8)他請電視臺做了專場演出錄像。事后電視臺搞了多次錄像轉播,湖北日報做了專題報道,湖北電視臺多次錄像選播。
(七)第六屆蘭臺藝術節的影響
(1)第六屆蘭臺藝術節向父老鄉親宣告:鐘祥一中不僅是一所高考優勝學校,也是一所素質教育成績突出的學校。
(2)湖北電視臺的專題報道和節目選播,使省地許多重點高中到鐘祥一中參觀。他們感到驚奇:在升學壓力這么大的時期,鐘祥一中竟能面向社會,搞一次專場文藝演出!他們完完整整觀賞了全部實況錄像,要走了幾十本演出
腳本。
(3)為高等學校培養了一些有一定水平和經驗的文學藝術人才。1997年春,荊門市教育局舉辦地區重點高中散文朗誦比賽,蘭臺藝術節主持人王小麗奪得了荊門地區第一名。
【注】“蘭臺藝術節”的名稱是盧校長1995年擬定的。按時間倒推:他調進一中后的第一次班級歌詠比賽,稱第一屆蘭臺藝術節;1995年秋的歌詠比賽,稱第五屆蘭臺藝術節。第六屆蘭臺藝術節原擬定在1996年秋舉辦。因盧校長對演出的要求越來越高,眼界越來越寬,經濟投入越來越大,因而,社會公演的時間推遲到1997年初。
寅辰 作者
粉絲 1072 關注
贊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