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不能無視辦學宗旨 ,不能無視“素質教育”,不能無視“與時俱進” 2025年3月24
【導言】今年3月6日,我在“教育茶座”上曾對鐘祥一中“百年校慶”的校歌做過一次粗略的點評。近日聽說,120校慶時很可能沿用百年校慶的校歌。為了維護母校的榮譽,為了使120校慶圓滿成功,我特地在較大程度上提高了點評的深度與廣度。
我原來說過,高中校歌,必須具備“六要素”:1、必須準確體現(xiàn)本校的文化底蘊和位置特點;2、必須體現(xiàn)老師嘔心瀝血的高尚情操;3、必須體現(xiàn)學生為實現(xiàn)四化而奮力攀登的精神;4、必須體現(xiàn)本校的辦學宗旨與培養(yǎng)目標;5、必須體現(xiàn)本校黨委重視素質教育的與時俱進的政治眼光;6、效果的主題必須準確鮮明,語言必須富有.激勵作用。
先點評100周年校慶的校歌第一段。
(1)“雄風激揚,蘭蕙飄香。”作者本想一開頭便歌吟母校的文化底蘊,但由于對文化底蘊一知半解,文章開頭變成了風景描寫。《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雄風”——強勁有力的風;威風。“蘭蕙”——鮮花芳草名。我的表達;“雄風發(fā)祥地,蘭臺古學宮”。“雄風”源自兩千多年前宋玉在楚王行宮創(chuàng)作的《風賦》。九十年代一中黨支部定清光緒帝三十一年(1905年)擴建“蘭臺書院”的日期為鐘祥一中校慶的起始年。這才是母校校慶深厚的文化底蘊。
(2)“陽春白雪,千古傳唱。”《中國成語大辭典》解:《陽春》《白雪》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高級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戰(zhàn)國.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起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接著唱)而和者數(shù)千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高深而不通俗的《陽春》《白雪》,當時就“不過數(shù)十人”會接著唱,怎么會“千古傳唱”呢?由此可見,歌詞作者把“陽春白雪”的含義完全搞反了。所以,這兩句歌詞是某人“好讀書而不求甚解”的錯話,在歌詞中,是廢話。
(3)“華夏文明,源遠流長”,這個八字句,離校歌主題太遠,是大話空話。
(4)緊接第一行的八字句之后,本該立即點出鐘祥一中的校名和歷代老師的教書育人的無私奉獻,歌詞作者卻寫了這兩個“八字句”的錯話、廢話。更有甚者,緊接的三句是“副歌”——“肩負民族的使命,我們奏響時代的樂章,我們開始新的遠航”。試問:沒有老師的教書育人,沒有學校領導的辦學宗旨,學生會“不學自通”嗎? 由此可見,第一段歌詞,不是錯話就是大話、空話、漂亮話。
(5)“副歌”的“嚴謹求實,奮進創(chuàng)新”的八個字的“校訓,”由于作者忽視了學校領導的辦學宗旨和老師的無私奉獻,校訓就只是四個孤立的形容詞。只有變成“嚴謹求實譜新曲,奮進創(chuàng)新中國夢”才是目標遠大、有血有肉的校訓。
“副歌”的最后一句,“向著未來,放飛理想。” 這又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大話空話。
再點評100周年校慶的校歌第二段
按照高中校歌的六要素,第二段應該側重歌吟鐘祥一中的辦學宗旨、歌吟母校的素質教育、歌吟校黨委“與時俱進”的政治眼光。 “知識改變人命運,素質成就主人公”,這是多么深刻、醒目的辦學宗旨!這是多么振奮人心的辦學目的!可是百年校歌歌詞只字未提、完全無視。這是多么令人遺憾,多么令人難思難解。百年校慶的校歌問世之日,正是“應試教育”盛行之時,校歌無視素質教育、無視黨委的與時俱進,還“情有可原”。要知道,2015年,正是黨中央明令禁止大張旗鼓宣傳高中學校錄取清華北大人數(shù)之時,鐘祥一中的110周年校慶沒有大規(guī)模操辦,也可能與中央禁令有關。時至今日,仍然在120校慶的校歌中無視不該無視的內容,是大錯特錯的。
為了維護母校的榮譽,為了使母校120周年校慶圓滿成功,我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公開在網上發(fā)表這篇提醒文字。
(可能有人質疑:你的這篇點評,為什么不直接與一中領導面談? 我坦率的回答:(1)我已年近九十,行路不便,獨自搭車到新一中,怕出危險;(2)近日我曾多次打電話約見,領導很忙,沒有回電;(3)距校慶之日越來越近,我擔心我的提醒落空,導致不良后果。)
作者補充于 03-24 17:47
補充編審先生:你好!
請在“先點評第一段的”(1)中第三行“雄風” ”源自兩千多年”文字的后面,增加一個“前”字。
謝謝!
老家鐘祥
粉絲 12 關注
sjd960618
粉絲 1 關注
寅辰 作者
粉絲 1069 關注
新農人
粉絲 136 關注
冰與火之歌
粉絲 67 關注
粉筆人生
粉絲 62 關注
鄭重其事
粉絲 24 關注
老家鐘祥
粉絲 12 關注
董不懂先生
粉絲 1 關注
平平常心
粉絲 7 關注
贊過的人